- 山东盛辉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
- 电话:0635-8882114
- 传真:0635-8882114
- 手机:15263528586
- 联系人:周经理
- 地址:聊城市开发区大东钢管城
- 网址:www.sdtgc.com
联系我们
111.25海亮股份并购金龙集团幕后:铜加工巨头“抱团过冬”
11.25海亮股份并购金龙集团幕后:铜加工巨头“抱团过冬”
日前,海亮股份宣布拟作价32.5亿元并购金龙集团。至此,国内铜加工领域的老大和老二最终走到了一起。在行业寒冬的大背景下,两大巨头为何选了合作?日前,海亮股份与金龙集团管理层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,介绍了双方“牵手”的来龙去脉,同时也道出了金龙集团从IPO折戟到接受并购背后的真相。
二次登陆资本市场
11月中旬,海亮股份发布重组预案,拟以11.27元每股发行2亿股并支付现金10亿元用于收购金龙集团100%股权,交易作价32.54亿元。同时,公司还拟以9.99元每股为底价,定增募集配套资金32.54亿元,用于支付上述现金对价及补充流动资金等。
据悉,金龙集团已在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及美洲地区建立了十大铜管生产基地,并以铜管产能50万吨在国内铜管行业中稳居“老大”位置,海亮股份则以铜管产能27.6万吨排名“老二”。至此,铜加工领域的老大、老二终走到了一起。
“这并非金龙集团首次期望登陆资本市场”,该集团董事长李长杰如是说。据查,早在2012年4月,金龙集团就进行了IPO预披露,拟发行1.4亿股募资35亿元,并计划在上交所挂牌,然而到2015年初,在证监会公布的《IPO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》中,金龙集团的名字却已经不在。
“巨大的资金缺口是集团上市没有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”,李长杰道出IPO折戟背后的真实原因。据了解,当时拖累金龙集团的是一笔16亿元的贷款,为实施跨行业发展新能源材料的计划,公司曾贷款16亿元进行投入,但这一战略安排使得公司此后面临了两难的局面:一方面,上市之际急需填补资金缺口;另一方面,新能源材料项目又需要正常运行,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的资金,在此背景下,金龙集团的上市计划最后被迫取消。
上市受阻使得融资计划失败,作为民营企业,金龙集团获得的贷款总是短期多,长期少,使企业疲于倒贷,种种不利因素使得金龙集团的资金链岌岌可危,李长杰感叹道。事实上,这一窘境从公司负债率可看出端倪,据这次重组的预案,2013年末、2014年末和2015年5月末,金龙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.87%、92.02%、92.47%,显著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。
在此背景下,金龙集团在与多家公司谈判后,最终选择了“下嫁”同行业的海亮股份。而之所以有此选择,不可否认的是公司急需流动资金,但更为重要是,双方的合作将产生互补,使得金龙集团能更好地发展下去,李长杰指出。